楊梅瘡是什么意思_楊梅瘡读音|解释_楊梅瘡同义词|反义词

楊梅瘡

释义:

楊梅瘡

即梅毒。因疮的外形以杨梅,故名。本病包括梅毒的各种皮肤病变。如 皮肤先起红晕,后发斑点,名「杨梅斑」;若状如风疹样的则名为「杨梅疹」;若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豆,名「杨梅豆」;若疹粒破 烂,肉反突出于外,名「翻花杨梅」。若梅毒侵于骨髓,关节,或流窜脏腑为患者,统称「杨梅结毒」。杨梅疮,病名。因感染梅毒而引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多因气化(间接)传染和精化(接触)传染而发。证见:先出现下疳,或见有横痃,继则发杨梅疮。发病前,多见有全身性发烧,头痛,骨节部位酸痛,咽干喉痛,并逐渐出现皮表病变。发外阴部皮肤先起红晕,后即见成斑片者,名杨梅斑;有形...

参见百度百科介绍

汉语

正体/繁体 (楊梅瘡) 楊梅
简体 (杨梅疮) 杨梅

词源

名字来自溃烂部位看起来就像杨梅一样。自16世纪起可证实。

发音


名词

楊梅瘡

  1. (方言) 梅毒

同义词

方言用词 — 梅毒[地图]
语言 地区
书面语 (白话文) 梅毒
官话 北京 楊梅楊梅瘡楊梅大瘡
台湾 梅毒
天津 楊梅大瘡
洛阳 大瘡
武汉 楊梅瘡
贵阳 楊梅瘡
徐州 楊梅大瘡
扬州 楊梅大瘡楊梅瘡
南京 楊梅瘡
南通 楊梅瘡
粤语 香港 梅毒
赣语 南昌 楊梅瘡
黎川 楊梅瘡梅毒
客家语 梅县 梅毒
于都 楊梅瘡棉花瘡
苗栗(北四县) 梅毒
屏东(内埔,南四县) 梅毒
新竹县(竹东,海陆) 梅毒
台中(东势,大埔) 梅毒
新竹县(芎林,饶平腔) 梅毒
云林(仑背,诏安腔) 梅毒
徽语 绩溪 楊梅瘡
晋语 忻州 大瘡天報瘡
闽南语 厦门 檨仔
泉州 檨仔
漳州 檨仔
台北 檨仔梅毒
新北(三峡) 檨仔
高雄 檨仔梅毒
宜兰 檨仔梅毒
彰化(鹿港) 檨仔梅毒
台中 檨仔
台南 檨仔梅毒
金门 梅毒
南部平话 南宁(亭子) 梅毒
吴语 上海 楊梅瘡
苏州 楊梅瘡
丹阳 楊梅瘡
杭州 楊梅瘡
宁波 楊梅瘡
温州 楊梅瘡
湘语 娄底 楊梅瘡